“2025年周培源基金会学术年会暨学科交叉发展战略研讨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5-10-09 12:06:29  作者:
2025年9月26日-28日,“2025年周培源基金会学术年会暨学科交叉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周培源基金会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协办,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和物理学院承办。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周培源基金会理事陈十一院士,浙江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林海青院士,周培源基金会理事长、浙江大学林建忠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以及九三学社成立80周年,以科学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成为当下的主题。本次会议作为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之一,也得到了九三学社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主委叶正波副主席,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强教授,浙江大学杨卫院士,浙江大学欧阳颀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汤涛院士,浙江大学林海青院士,浙江大学常凯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夏克青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原副主任、周培源基金会特聘顾问孟庆国研究员,周培源基金会理事长、浙江大学林建忠教授,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原一级巡视员张魁林,周培源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黄超光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陈坚强研究员,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常务理事崔志国,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马谅等出席开幕式。来自物理和力学两个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浙江大学的部分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参会专家、学者合影
开幕式于27日上午举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主委叶正波副主席,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强教授,大会主席陈十一院士,周培源基金会理事长林建忠教授分别致辞。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钱劲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致辞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叶正波副主席、傅强教授、陈十一院士、林建忠教授)
叶正波副主席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高度赞誉周培源先生是“蜚声中外的科学巨擘、桃李满园的杰出教育家、贡献卓著的社会活动家和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并表示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周培源基金会的发展,共同弘扬周培源先生的爱国科学家精神。他进一步介绍了浙江省聚力建设创新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以及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在科技服务、助力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期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关注支持浙江发展。
傅强副书记代表浙江大学对会议的召开及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他回顾了周培源先生作为科学泰斗和教育家的卓越贡献,及其开创湍流研究“中国学派”的学术精神。他指出,本届年会是对周老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并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物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成就,强调学校始终以“求是创新”为引领,肩负传承科学家精神的使命。
陈十一院士作为大会主席,首先向与会专家、协办与承办单位致以感谢与欢迎。他回顾了周培源先生在科学、教育与社会活动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其在广义相对论与湍流理论中的贡献,以及培养众多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并赞扬其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崇高精神。他指出,本届年会正是弘扬周老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平台。最后,他期望物理与力学学者持续关注年会,在此交流思想、共商合作。
林建忠理事长代表周培源基金会向承办、协办单位及与会专家学者致以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基金会成立3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基金会在科技奖励、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四个主线上的工作成果,包括周培源物理奖、力学奖的评选,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的举办,以及专项基金的设立与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开展。他表示,基金会将继续传承周培源科学家精神,推动物理与力学学科发展,并预祝与会学者交流学习富有成效。

钱劲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四位院士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特邀报告:杨卫院士在《交叉力学进展》中,系统介绍了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的研究突破,涵盖了从金刚石等固体材料的极致硬度、极致强度、极致弹性到深海软体机器鱼等前沿方向;欧阳颀院士以《蓝藻生物钟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质》为题,通过单颗粒冷冻电镜解析蓝藻生物钟蛋白结构,揭示了其稳定振荡的分子机制;常凯院士在《手性Casimir效应》报告中,从物理与几何的联系出发,深入探讨了Weyl半金属中的拓扑电子行为与手性反常现象;夏克青院士在《准二维湍流中的速度环量和能谱凝聚》中,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准二维湍流中速度环量的特性与能谱凝聚的新机制。报告分别由陈十一院士、林海青院士、孟庆国研究员和汤涛院士主持。
 
特邀报告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杨卫院士、欧阳颀院士、常凯院士、夏克青院士)
 
主持报告(从左至右:陈十一院士、林海青院士、孟庆国研究员、汤涛院士)
在27日下午的分会场邀请报告环节中,来自全国多个高校和研究院所的18位专家学者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他们在力学、物理的不同方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在力学分会场,国防科技大学孙明波教授(由朱家健教授代讲)、清华大学刘彬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张景瑞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奉超教授、浙江大学肖锐教授、北京大学杨延涛教授、复旦大学徐凡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陈艳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周生喜教授分别作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多场耦合计算技术》、《仅由单轴实验确定各向同性大变形弹性本构及其抗折痕性能讨论》、《空间碎片问题及部分进展》、《界面润湿与限域传质的微尺度力学》、《软材料损伤可视化》、《面向碳封存应用的地层多孔介质双扩散流研究》、《形貌力学:生长、手性与曲率》、《先进合金绳索多级力学响应与强韧化》、《振动能量俘获与利用中的非线性问题》学术报告。该会场报告分别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司廷教授、天津大学仇巍教授、上海大学丁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徐光魁教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张又升研究员、浙江大学贾铮教授主持。

力学分会场特邀报告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朱家健教授、刘彬教授、张景瑞教授、王奉超教授、肖锐教授、杨延涛教授、徐凡教授、陈艳研究员、周生喜教授)
在物理分会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治雄教授、宁波大学陈斌教授、中国科学院杨刚教授、北京大学王一男教授、西北大学乔艺教授、中科院物理所曹俊鹏研究员、天津大学吴俊宝教授、中科院物理所张鑫研究员、中科院武汉精密研究院曾习文研究员分别作了《Toward Quantum Black Holes》、《Bulk reconstruction in flat holography》、《散射振幅:探寻基本力的探针》、《广义对称性新进展》、《Off-diagonal Approach to Quantum Integrable Spin Chains》、《Exact Solution of the Bose-Hubbard Model with Unidirectional Hopping》、《Integrable Boundary States in Super-Chern-Simons Theory》、《Exact spin helix eigenstates in the anisotropic Heisenberg model》、《Yang-Gaudin model: From spin-charge separation to Luther-Emery liquid》报告。该会场报告分别由浙江大学石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周健教授、浙江大学李敬源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陈明星教授主持。
物理分会场做邀请报告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黄治雄教授、陈斌教授、杨刚教授、王一男教授、
乔艺教授、曹俊鹏研究员、吴俊宝教授、张鑫研究员、管学文研究员)
28日上午,部分参会人员前往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依次参观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与钱学森故居。通过此次参观,与会学者深入了解了杭州最早的党组织诞生与发展历程,重温了毛主席关心基层民生工作的历史瞬间,并深切缅怀了钱学森先生矢志报国、献身科学的伟大一生。周培源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与此次参观所感悟的红色基因、爱国情怀相互交融,贯穿本次年会始终,必将对与会学者今后的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弘扬科学家精神学习活动——参观钱学森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