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初兴,科技的发展却面临科技队伍的断层和人才匮乏的瓶颈制约。振兴教育,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
《力学与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这个杂志原来好多大学生看不懂。为了和更广泛的读者建立联系,所以当时开过一个栏目,叫做力学小问题,提一些大学生们都做的,比如说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的题目,然后征求大学生投稿给解,结构发现大学生很有兴趣。
到了1986年,内蒙呼和浩特开一个力学理事大会,同时《力学与实践》编委会也在那边开编委会,那时候我是编委,就提一个建议,咱们办力学小问题还不过瘾,能不能搞一个力学竞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参加这个竞赛,然后成绩比较好的可以给奖,获得了编委会成员的一致赞同。
1988年,我组织了第一届。当时我记得是发了30多封信给比较有名的教学第一线上的力学专家,请他们出题,而且告诉他要搞力学竞赛。出题的要求是这样:第一,所有的习题集都没有见过。第二,要有中等以上的难度。第三,要大家保密,并且附答案。当时,好多人都出题了,最后共获得58份回函,提供了140余道题。命题组精选整编了28道作为初赛题,在《力学与实践》1988年第1期刊出,要求参赛者在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寄回答案。
当时有一个限制叫做青年力学竞赛,年龄要在25岁以下,包括当时做助教的也可以,研究生也可以,大学生也可以,所以可能是大概一个多月,收到62份答案,从中评选了31个人进京复赛。当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我国力学界的大师们参与这项赛事,极大地激励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活跃了力学界学术气氛,对我国力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之后,大家说这个形式很好,然后就紧着第二届第三届,当时决定是四年一次,而且叫青年力学竞赛,只要25岁以下就可以。当时之所以四年一次,是考虑道我们编委会四年换届一次,一届编委会组织一届。
不过,到了后来,就有人提出四年一次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比如说二年级以后可以参加,那么下一届的就没有了。因为很多人,到四年级了,他准备考研究生干什么,所以大家就建议改成大学生力学竞赛,而且要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才好,因此就改成了两年一届。这样的话每一届大学生都有机会,二年级他没有报他可以三年级报,三年级误过他可以四年级报,他每一届都有机会。
为什么大赛要要冠以周培源呢?这是因为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是周培源1952年在北大成立的,而且他是七十年从教,七十年都在教理论力学,所以他一辈子基本上和大学生是打交道的。而且从学术造诣来说,周培源的的影响也更大,很多人认为他所研究的内容是现代整个自然科学当中最难的题目,他认为湍流有一个学派就叫做模式理论,国外也因此称他为“模式理论之父”,所以冠一个周培源力学竞赛,这个影响更大,而且也表示沿袭周培源的治学精神,对年轻人治学有好处。(光明网记者宋雅娟采访整理)